由報導得知:「蓋斑鬥魚」、「孔雀魚」」「大肚魚」都是生物滅蚊法的好幫手(報導附於文末)。住在郊區,倘佯綠樹青草間,總是免不了蚊蟲騷擾。有意思!就捉些大肚魚試試,即使無效也不失為有趣的活動。在田邊水溝捉迷藏,已經是好久以前的記憶。從前沾著田泥四處尋魚補蟹的小鬼,現在兒子都已三歲大了。
仲夏的艷陽從不吝嗇舞著熱火,是個玩水的好日子。走囉!從自家的土地上開始找起,小魚撈一起一落,不知帶起多少淤泥、枯枝與落葉,每一回都睜大眼生怕錯失那玲瓏的小身軀……好失望,以往隨處可見的大肚魚,現在竟杳無蹤跡。唉!這塊土地似乎失去往日的活力,水面成群水黽,宣告水質已死。
聽著寶貝兒子天真童語「大肚魚、大肚魚、爸爸在抓大肚魚……」我這做老爸的真不忍心讓他失望。鄉下長大的人怎麼可以不知道哪裏有魚抓?幸好鄰區的田溝沒有讓我的努力白費。「好多大肚魚喔!哦?有蝦子……」看著小傢伙們的神情,我笑在心底,得意得很。
想得到別人的成果,一定得先花時間學習、測試,先用一個桶子試養,成功後慢慢再增加。第一個小生態桶就暫時放在花園裏的桂花樹下,桶裏石頭是兒子幫魚蝦蓋的城堡,希望這些小魚小蝦能夠順利存活繁衍,幫我除掉惱人的蚊子。
觀察記錄:
7/23因為用的不是小魚居住地的水,水土不服死了五條小的。
7/24又死了一條大的,罪惡感油然而生。擔心是否真能養活牠們,可別徒勞無功反而傷害了許多小生命。
7/25划開水面浮萍,嚇了一跳。一隻樹蜥淹死在桶底,眼睛瞪得大大。可憐啊,牠一定也沒想到這桂花樹下怎的就多了一個水桶。
8/01看起來還不錯,未再發現大肚魚掛點,剩下的應該都已成功適應新環境。
8/20閒著没事就去撈魚,現在有兩桶,每桶養二~三十隻。預計明年夏天前,要做到二十桶。
8/31不到兩個月,小魚們已會啄伸入水中的手了,癢癢,真好玩。現在有四桶囉。
廢棄澡盆很好用,別浪費。最好蓋個塑膠格網什麼的,避免落葉,同時用些東西遮蓋,降低蒸發速度。
9/10之前的第四桶因為盛的水不夠,加上天氣炎熱,水中含氧不足,死了一大票。重新再抓,現在第六桶誕生!
飼養大肚魚除蚊的方法似乎有了效果,不到兩個月,穿著短袖、短褲在花園除草,已不大感覺蚊子騷擾。隨著小魚的數量漸多,用小瓶裝擺室內,觀賞兼除蟲。哪天養膩了,找個田溝、水澤放生就行。下回有朋友到家中遊玩,或可當禮物贈送,應該會大受歡迎吧!
用家中的小糖果罐,放了六隻進去,不起眼的角落突然生氣蓬勃起來。(註記:可能飼養不得法,小瓶裝活不了太久)
2013/5/27:飼養用的桶,水深最好要超過30公分,愈深愈好。深度不夠養的大肚魚都沒能熬過冬天,造孽啊……。同一個桶內養個五六隻就行,太多也不行。
2014/11/10:籃球場旁角落因為地勢較低陰,雨後積水久不散去,乾脆將之挖深成為一個小水窪放入七隻大肚魚。原本滿佈的孑孓,不到三天就清光。特別拍下來前後對比,作為大肚魚除蚊好效果的證明。
![]() |
![]() |
水面密密麻麻的小黑點就是孑孓,有點恐怖(白點是枯草屑)。
![]() |
![]() |
看著無孑孓踪跡的水面,心裏頭莫名爽快
PS1.大肚魚本來就是為了除蚊而於1913年引進,並不屬於原生種喔。不過……在台灣待了近百年,比起咱更要來得本土化。
PS2.或許因為環境生態維護得還可以,保留住青蛙、蜻蜓等生物,所以岡子居家附近綠地多卻無小黑蚊危害,就是蚊子多得恐怖。
[利用大肚魚除蚊的相關新聞]
高雄地區登革熱大流行,衛生、環保單位一再噴藥,不但造成環境負擔,也使蚊蟲出現抗藥性。登革熱防治除噴藥外,尚可以利用其他方法來進行清除孳生源,其中一個有效方法就是使用食蚊魚。要避免病媒蚊孳生,除了將積水容器清除乾淨、噴殺蟲劑,保持環境整潔外,不妨在家中飼養「大肚魚」、「鬥魚」和「孔崔魚」,是最不傷人體又可滅蚊的妙方。
長期研究指出,許多肉食性魚類會吃蚊子幼蟲,也適合居家飼養,常見且有效率的食蚊魚包括臺灣鬥魚、孔雀魚及大肚魚等三種。蓋斑鬥魚就是水族館裡常見的彩兔,牠具攻擊性,是蚊子幼蟲最大的天敵,曾一度瀕臨絕種,後因具備吃孑孓的功能,而被大量繁殖,目前市價一隻約二十元。夜市撈魚攤常見的大肚魚,很多家庭都有飼養,只是民眾多不知其具備滅蚊的特殊功能;由於大肚魚繁殖力強,能適應在各種環境,售價比蓋斑鬥魚還便宜許多,甚至有人建議將大肚魚養在高雄市的水溝中來滅蚊。但是由於水溝雜質太多,即使大肚魚生命力強,仍不易在水溝中存活。
由於這些魚類的外觀都非常漂亮,除了可幫忙消滅蚊子幼蟲外,也能用來觀賞,民眾家中若有不得不蓄水的容器,不妨在其中試養大肚魚,以防病媒蚊孳生,兼具美化居家環境之效,一舉兩得。
[宜蘭滅蚊戰/誘產卵給魚吃 鄉下沒蚊子]
請問台北有地方可以補到大肚魚嗎?
我在台南快要被防蚊液給熏死了~
感覺不是被登革熱傳染~就是被防蚊液弄到過敏~><!!!
目前養了四缸(甕),
真的很有效喔!
如果下水道工程沒有做好!
蚊子是沒有滅絕的一天!